意味着告诉你不努力就等着被“卷”死吧!
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历贬值了!
但是,
也意味着什么也没意味!
国务院怎么说?
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学士学位授权和授予管理办法》进行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管理和质量监督
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政策层面支持鼓励职业本科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考研、考公等“向上竞争”中,“职业本科”学历的“竞争资格”与“本科”是同等的。但也仅仅只是“竞争资格”,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大的改变,人们的惯性排行里,大学生的等级排行在心里列的明明白白,可以看一下正常人在提到大学生时脑子里给出的牛13排行榜:
*一队列:清华、北大、哈佛
第二队列:C9
第三队列:985、211、双一流
第四队列:双非一本、其他普本
第五队列:二本、三本
第六队列:职业本科、专科
……
所以呢?
学历歧视的固执己见并非一朝一夕,而“日久进人心”!
从根本上说,国务院所明确的“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学位证书具有同校效力”将“学位创新”的局面推至人前,其本质是教育产业化、多样化和指标化的结果,而学历的提升的本质在于“学习人”本身对于“学历”的追求。不管创造出多少类型的“学位”,只要“学历”排行榜还是上面所列的那样,人们对于排行榜上高位学历和同等学历下高认可度学校的追求就不会改变!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专科生拼命想升本,二本三本考研至少想考一个一本,双非即使担心考研“本科歧视”也要考双一流,而211、985的学生考研争考C9、TOP2的时候保底学校也至低是本校!
所以呢?
“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学位证书具有同校效力”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在考研考公时,参与的资格与其他“本科”一致,这说明不了任何东西,参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参与的竞争能力”上!和你一起竞争的是本科学习期间学习习惯更好的“本科生”,是学习环境更优质、学习能力更“强大”的“双一流”、“211”、“985”,你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学位证书”的“同样效力”无法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的突变。所以你只有更花更多的时间去校正自己的学习习惯,花更多的努力去填补学习上的漏洞,于是卷就卷起来了!
这不光带动了“职业本科”的卷,他们在考公考研上拥有同样的入场资格,但对于“考公考研”这件事情来说,不论竞争能力如何,都增大了竞争群体本身的数量,而数量的上的激增进一步加剧竞争者本身的“焦虑”,所以只有往死里卷。看看这两年国考和考研的数据:
近三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
历年考研报考人数统计表:
注意考研版块:
2021届:377万,2022届:462万,报名人数增加85W!
此外,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国考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
2016-2021年国考职位对学历的要求情况统计表
可见历年国考主力军就是本科,几乎能报所有的职位,2021年也不例外,要求本科学历的职位招录22699人,占总职位的92%,稳居*一。紧随其后的是硕士学历,职位招录1465人。
所以,真是卷不死就往死里卷!而整个社会的学历贬值可见一斑!
最后说到就业,都知道,就业鄙视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早如此,所以在考研、考公面前,各级的就业竞争差异最小,毕竟一早就定型了。等职业本科学位的人考完研、考完公,再读个几年研回来的时候在就业市场上一起竞争的人已经换上另外一批了,其本质还是在“同级竞争”。
所以,其实改变的其实只是形式,不变的是竞争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