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来源:海文考研
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复旦大学新传招生改革!昨天海文考研老师跟同学们讲过改革内容,其他的同学们都可以接受,但唯独“专硕改考英语一”这一点,对专硕小伙伴是个“暴击”。
虽然是以“初步方案”面世,但不要抱希望改回去。针对现有方案的变化,海文考研老师给备考复旦的同学们几点建议:
1.报考专硕的同学,赶快购买英语一十年真题,熟悉英语一出题风格和难度。
2.英语好且对国际传播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报考国际新闻传播学硕。
3.备考广告、广电专业的同学,赶快换专业!
此外,同学们关心的复旦各方向招收名额问题,这需要等到9月中下旬复旦公布的招生简章才能知道。
目前已知专硕相较去年,有扩招;学硕因为增加了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届时招生人数也会产生一定变化,但整体变化向稳。
另外,《初步方案》在专硕备注一栏写到“欢迎跨专业背景考生备考”,很多本专业考生对此表示担忧。
这里同学们可放平心态,因为在之前的招生方案及公开招生咨询会上,老师们都有提到这一点,所以同学们不必担忧有何“蹊跷”。老师们是敞开大门欢迎各方豪杰,顶流院校,向来门庭若市。
英二改英一,问题不大
6月23日,华南理工研招网发布了研究生初试科目调整的通知,黑纸白字标注“新闻与传播专硕,英语科目调整为英语一”。
当时,就有一大波声音热议“这一调整的实质性意义”以及“专硕英二改英一会不会是大势所趋”。
华南理工与复旦今年纷纷将专硕英语考试科目从英二改为英一,确实在考试门槛上有所抬升。以往因为自己英语基础不好而转战专硕的同学,这一调整实属“致命级伤害”。
而我们深究其实质,英语二改英语一真的会改变格局吗?拿数据说话。
英语二的难度的确低于英语一,但是英语二考80+确很不易。
纵观2021年20名进入复旦专硕复试的考生,除1人考日语外,仅有2人在80分以下,特别恐怖的是居然有7人英语二考到85+。
这说明复旦录取的考生英语实力都相当凶悍。即便是考试科目由英语二改为英语一,考试的格局也并不不会如我们直觉中那样变得更难。英语二考80+的考生去考英语一就会突降到50+吗?
你的竞争对手从来就是英语实力超群的怪物,考上复旦的英语就不存在拉胯的。
至于改科目真正的影响,有两点:
逆向调剂存在理论可能
所谓逆向调剂是指专硕调剂学硕。
一般而言,只能从学硕调剂专硕,不能从专硕调剂学硕,主要原因是学硕专硕的英语考察科目不同。而如果专硕考察英语一,则至少可以在某一高校内部实现专硕调剂学硕。
这一点已经在浙江大学过往有过现实案例——某一年学硕新闻学专业上线人数不足,专硕考生成功调剂至新闻学专业,但这也只是小概率事件。
更为残酷的现实时,若一志愿未上线,调剂难度更高。
目前的逆向调剂仅存在一志愿院校内部。同样的英语水平情况下,考其他高校的考生靠英语二拿了高分,你考英语一极有可能被拉开5分以上的分值。总分也会受到影响。
当前全国各省都在强调要加大专硕扩招。蛋糕大了,自然准入门槛也会提升。而且,这一调整极大利好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因为很可能有一波考生会因此被劝退或改考。
所以,接下来同学们在复习计划上也需稍作调整,尤其是要强化自身的专业课。因为仅靠英语拉开分数差距实在太难。
此外,如果有些同学的英语实属太差,这里也建议同学们可以有所取舍,从理性与感性双重视角审视自己的目标定位。
真要换院校,友情提示避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因为他们的专硕一直都是考察英语一。
专硕英二改英一,会不会是大势所趋?
根据海文考研老师对现在全国新传“内卷”力度的观察,改考的“区域性传染”效应确实存在。
像广东、上海这些地区的新传院校,很多都改考英一,我认为985前端的院校也会逐步跟着改革。
这里建议各位正在备考的伙伴:既然决定考研,最好破釜沉舟,努力一次上岸,越早上岸风险越小,以后新传改革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新传考研,已经进入“大变局”时代
作为一个考研门槛相对较低、不考数学,就业针不戳的热门专业,自2013年以来,新传考研越来越获得各跨专业学子的青睐。
众人纷涌而入的一个结果便是,固有的考核机制已难胜任对优质人才的有效筛选。
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新传院校开启改革模式——英语科目变化只能算小变动。
人大、南大直接取消全日制专硕统招,中传进行了题型和考试的彻底更替,北京工商大学等院校更换了参考书。这释放出来的信号是多所高校正在进行人才招考制度的革新。
面对变化,可以吐槽和不甘,但最重要的是马上制定行动方略。若改革确实于己不利,不妨大胆更换考察相近的院校,增大自己的上岸几率。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